易贝酷 · 推荐

政策解读|光明日报:让孩子拥有更多“体育时间”


在沉重的升学压力下,许多孩子深陷作业题海,踢球玩耍则被视为“不务正业”。但现实的另一面却是,我国青少年近视率高居世界第一,青少年肥胖、心理等诸多问题越来越严重。


“近视问题是整个儿童青少年综合身体素质的一个缩影”


今年全国两会,全国政协委员、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说出一个惊人数据:他所任职的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,在高一就读的893名学生当中,有774人戴眼镜。而据国家卫健委数据,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.6%,教育部调研发现,2020年疫情期间,由于观看电子屏幕时间长、户外运动严重不足,我国中小学生近视率在2020年1月至7月间增加了11.7%。



唐江澎的一席发言引人深思:“学生没有分数,就过不了今天的高考,但孩子只有分数,恐怕赢不了未来的大考。如果我们的教育只关注升学率,国家就没有核心竞争力。”


“近视问题不仅在于近视,它更是整个儿童青少年综合身体素质的一个缩影。”眼科专家王宁利指出,近视防控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户外活动。而合理的户外运动,对于儿童青少年的肥胖、脊柱侧弯、心理健康等问题都会有所改善。


教育部近日发布《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》,强调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、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,明确了体育家庭作业制度,并提出让每位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。



“体育运动对孩子身心的积极影响显而易见,关键是选择一项适合孩子的运动并长期坚持。”北京弘翔弧线乒乓俱乐部的教练李展常年从事青少年体育教学,他以乒乓球为例进行了说明,“乒乓球运动需要手、腿、眼、脑协作,达到一定运动强度时,首先能大大增强心肺功能,再者能让眼睛跟随球的轨迹不断调节距离,改善睫状肌的紧张状态,对预防近视产生一定作用。而且要打球就得找对手,一来一往,孩子们很自然地在交流球技时建立起友谊,社交能力与自信心都会一起提升。”


美国国家运动与体育教育协会(NASPE)对于孩子每天该运动多长时间是这样计算的。


学步儿:2-3岁


每天须要60分钟非组织性的身体活动,就是我们说的蹦蹦跳跳,在公园玩耍等;再加30分钟规划性的身体运动,譬如跑步、骑脚踏车等。


幼儿:3-5岁


更需要60分钟非组织性运动和60分钟规划性运动。


学龄后:6-18岁以下


保证每天至少活动60分钟中等强度以上的身体活动,其中每周至少3次高强度的身体活动,包括抗阻力运动和骨质增强型运动,增加户外活动时间。


看到这里,你还会觉得你的小孩有足够的运动量吗? 



孩子的最佳运动时期千万不要错过


青少年在生长发育过程中,适合于某专项的各种形态、生长发育状况、身体机能是不均衡发展和逐渐发展的,某种运动素质在儿童、少年时期自然生长发育的基础上,在某种特定的年龄阶段发展得较快,存在着“运动素质发展敏感期”。


身体素质由增长阶段过渡到稳定阶段有先后之别,按先后顺序依次为:速度素质最先、耐力素质次之、力量素质最晚,男女排列顺序基本一致。


5~6岁:应使儿童掌握多种基本活动技能,提高他们大脑皮层的分化能力;


6~7岁:应教给儿童大量协调能力的基础动作,较全面地发展各种协调能力和注意培养他们动作的本体感觉能力,如空间感、时间感、肌肉用力控制等;


7~10岁:应加强反应能力和高频率动作能力的训练,并开始发展专项的协调能力,培养他们的节奏感、平衡感、时空感和随意放松肌肉的能力,以及培养一些专门的感觉(如:美感等);


10~14岁:应培养青少年动作的准确性、思维的合理性、动作变化的速率,使他们具有一定的专项协调能力,随意放松肌肉的能力也应继续发展,从而使运动员的协调能力发展到较高水平。



科技的发达也让孩子不用出门便可以有很多的娱乐,如看电视、打电动、上网。 而很多孩子也正因为缺乏活动而引致体重过重的情形发生。


其实孩子爱不爱运动取决于父母有没有帮孩子培养运动的习惯。我们可以怎样建立孩子的运动习惯呢? 


让运动成为生活的一部份

平常多以走路、骑脚踏车来代替汽车;不坐电梯,多走楼梯等。

2

管制孩子看电视、打电脑的时间

美国儿科学会(AAP) 建议,两岁以下的小孩应该完全避免看电视;两岁以上的小孩每天看有品质的电视节目的时间应该控制在1~2 小时以内。


把运动变有趣

对于年龄比较小的孩子,如果我们规定他们一定要跑步30分钟、跳绳30 分钟,他们可能会很抗拒。 我们可以把跑步变成追逐游戏、跳绳变成比赛等,增加运动的乐趣。


陪孩子一起运动

父母本身要有运动的习惯,孩子才会跟随。每周安排几天一家人一起运动的时间,或是吃饭后一起去散步,不只可以强壮身体,还可以增进亲子关系。


孩子运动发展最佳时期不容错过,家长们快带着孩子一起快乐运动起来吧!


易贝酷少儿体适能开设课程有儿童体适能课程(幼儿功能性动作教育、青少儿功能性体能训练)、特色课程(感统训练、体质体态)、专项课程(足球、篮球、体操、跳绳、平衡车、自我保护)等多种。课程以趣味运动为载体,赛事为依托,在孩子们享受到运动快乐的同时,引导孩子养成受益终身的运动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。




返 回